大清皇帝乾隆爺,一生好學敏思、博聞強記,觸類旁通,字畫古玩,無不精通。只是這一身子的學問,弄得那些身邊的人,不得不隨乾隆的性子而戰戰兢兢。
據說乾隆皇帝有次帶著幾個翰林學士出遊,路過一帝王墓。他指著墓前高大的石人問周圍,這是什麼。一翰林回答說:「這石人名叫仲翁。」
乾隆隨口誦出「打油詩」一首:
翁仲爾今稱仲翁,
必是窗前少夫功;
你今不得作林翰,
罰到江南作判通。
乾隆爺故意把每句最後兩個字都顛倒過來,以諷刺把「翁仲」錯為「仲翁」的翰林(在當時應該是大院士級別的人物了)。
隨事而發的打油詩,顯示了乾隆爺的詩詞功夫,每句後的兩個字的顛倒,幽默中帶有諷刺,教誨中而有指點,而及為人為事、延及讀書。語意中輕輕,卻是重重不堪,可能讓那個隨口而出的翰林頓時一身不自在。
在中國,伯仲用於人名,是老大老二的意思,一般的人聽到其名字之中有伯、仲字,便知是兄弟中的排序,一般緊排於姓氏之後,翁是指老人,自然應該是排在最後。那個翰林可能是由此習慣聯想而謬誤了。
翁仲,歷史上確有其人,名阮翁仲。相傳他身高丈三,端勇異於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
乾隆爺就此事而頓發詩情,可能緣於自己的文學習慣。乾隆爺每每遇到名地佳景,都會觸動古之悠長情而大發詩興,今天我們在各地、各個城市、各個風景名勝每每看到的乾隆題詩,就是明證。乾隆爺由此也成為中國歷史上題詩做賦數量最多的帝王。我們讀他的這些隨筆詩之時,可以想見乾隆爺每到一地,是很動腦筋的,或尋古或思今、或詠或嘆、風雅自比古之聖賢。難得的是還要於短短一刻之間,隨口集風光,集詞韻、集情感,集平仄而成章,讓今天的人們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與學識。他一生學習不斷,不僅僅習文習詩,還眼觀世界學習西方物理數學。這對自己不啻是個很好的思維與文化修養的鍛練,甚至也是對自己文化能力的考驗檢查,更是對自己品格風度的養成、管理能力與辨識能力的時時借鑒與鍛造。
不過,那將「翁仲」錯認為「仲翁」的翰林,碰上這樣較真兒的主子也是倒霉到家。一輩子的學問修煉,卻於一時之間一個詞兒的含混,就從宮裡給發到外地去了。細想,到底是真的因他的口誤而降職?還是乾隆爺早已想調整他的位置?還是借題而言事?這三種因素可能都有。但有一條乾隆講得清楚,「只因窗下少夫功」,讀書不認真,必然導致做事不嚴謹,不認真做事、學問淺薄,必然會有所失誤,必然是明天或者未來一件謬誤的隱患。馬虎的人、不認真的人不做官還好,做了官,誰知什麼時候會馬虎一下、糊塗一下?若是你誤一回,他誤一回,人人誤一回,那國家會誤成什麼樣子?國事無小事,禍延後世啊!
由此而想當年乾隆爺下邊的翰林臣子,為這樣事事洞明、時時洞明的主子辦差,可能無時不戰戰兢兢、無事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日連夜,唯恐言之不確,唯恐言之不周,唯恐言之不實,唯恐言之不精、行之不勤吧!只要為這些臣子們設身處地,隔了幾百年,你的兩股還會戰戰而抖。戲想一下,從這點上出發,那個翰林能夠離這個較真兒的主子遠一點,倒也是得了一點兒輕鬆。江南風輕水軟,正好鬆了筋骨,但終是不堪大用了。如記不住主子的教誨,不讓主子重新認識自己,那可能會終身不得重用了。反過來再想,「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日連夜,唯恐言之不確,唯恐言之不周,唯恐言之不當,唯恐言之不實,行之不勤」,不正是一個擔當國家大事的人必須要有的責任嗎?
筆罷小文,想到故宮的「撼」、「捍」之誤。 倘在乾隆爺時代,腦袋可能給糊里糊塗地搬了幾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