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用小型發電機演示如何發電。(網路圖片)
清早8時,印度尼西亞日惹戈瑪利巴水果市場,工人們正在將大批腐爛水果裝筐上車,運送到位於市場另一側的小型廠房,倒入橘紅色的機器進行粉碎處理。記者看到的這奇特一幕是在用腐爛水果發電。
腐爛水果發電是印尼嘎加瑪達大學與瑞典國際發展局合作研發的科研項目。該項目負責人、嘎加瑪達大學化學工程教授西娣·西亞姆迪亞告訴本報記者,她曾在瑞典攻讀碩士學位,讀研期間,她發現瑞典的廢物轉化利用做得非常好,因此就萌生了在印尼進行變廢為寶研究的想法。2010年8月,在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批准以及瑞典國際發展局16億印尼盾(1美元約合8800印尼盾)的資金支持後,嘎加瑪達大學在日惹最大的水果市場戈瑪利巴市場設立了廠房。經過半年左右的建設,今年2月10日開始試發電。
每天清晨,水果市場的工人開車經過每一個攤位,將攤販已歸置好的、前一天剩下來的腐爛水果裝在竹筐中,搬上車送往工廠廠房。在那裡,一臺小型處理機將這些水果打碎並分類水果的固體殘渣被用作市場後面田地的肥料;而從水果裡提取的液體則流入兩個埋在地下的容器,用來生產沼氣,最後再用沼氣發電。
目前,這個市場每天可回收約4噸水果,發電約9千瓦時。市場內的部分路燈以及廠房的正常運轉用的都是這些電。該項目研究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原本預估的發電量要比現在更多,「說明我們的技術仍待改進」。
發電項目實施後,市場裡遍佈腐爛水果的現象消失了,空氣中的異味也沒有了,該項目也因此得到了攤販和附近居民的支持。小販蘇卡爾尼說,自己所在的市場用新技術發電,他覺得很驕傲。而且將來還可以減少他們每個月的電費支出,這更是切實的好處。
「這半年來,最大的困難是教這些攤販如何進行垃圾分類。」西娣的學生妮莎告訴記者,水果處理機相對脆弱,因此要防止塑料袋等垃圾進入機器。但印尼目前沒有垃圾分類制度,人們還認識不到垃圾分類的必要性,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在這半年中,她每週帶一些同學來到市場,教攤販們如何將垃圾分成有機和無機兩類。為此,水果市場特意設立了藍、紅兩色的垃圾桶,藍色放置有機垃圾,紅色則是無機垃圾。每天負責收腐爛水果的工人再進一步將有機垃圾中的水果挑出來用於發電。
「食品、易拉罐、塑料袋……垃圾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廢物經過轉化,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將廢物進行適當處理,可以解決廢物堆積給人們帶來的不便,還能變廢為寶,讓人們得到切實的好處。」除了目前在水果市場的實驗發電項目,西娣還在日惹附近的一個村莊安裝了12個小型轉換機,利用村民們養牛產生的牛糞生成沼氣,解決村民的做飯燃料問題。
来源:搜狐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