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磁帶被拉出帶芯繫在窗前隨風飄蕩、趁大人不注意就跑到廚房把米缸裡的米粒灑弄一地、用手指按電源插孔說是要學動畫片裡的人物全身通電發光、把光碟當旱冰鞋踩在腳下「溜冰」……自從孩子學會自己邁開腳丫子撒歡,就時不時做出一些讓大人頭疼的「搗蛋」行為和「危險」行為。怎樣面對孩子這些或具有破壞性、危險性的「搗蛋」行為?是放任不管、順其自然,還是橫加制止、嚴厲約束?早教專家給家長們提供了一些科學育兒的建議。
出場人物:小越女11個月
自從剛剛學會自己走路之後,小越就四處走動,時常摸摸碰碰自己感興趣的物體和人。但是踩到較高的物體上,這還是小越的第一次——當小越伸手去拿櫃子高處的玩具,她發現用手夠不著,於是她先拿起一個方形木質玩具放在地上,然後踩到方形木質玩具上去。
由於小越只踩到方形玩具的邊緣上,沒有站穩,又落到了地上。站在不遠處的奶奶看到小越的這個「危險」舉動,正要上前阻止,卻被小越的媽媽攔住了。小越的媽媽臉上寫滿對孩子鼓勵的微笑。小越從玩具上下來後,變換了方形玩具的方向,再次踏了上去,這次她的雙腳踏准了方形玩具的中間,穩穩地站了在上面,順利地拿到了櫃子高處的玩具。
從那以後,玩具水杯、餅乾盒等都成了她的「墊腳工具」。
情景再現
第一次學會運用工具
需鼓勵並保護孩子安全
胡海蘭認為,在小越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小越的媽媽能做到在安全的距離內觀察孩子,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通過微笑、眼神及時地鼓勵與肯定孩子,這種認可和支持孩子探索的做法,給孩子提供了空間以及反覆嘗試錯誤的機會。正是有了媽媽的支持,孩子才能在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中,獲得更深、更廣的探索。
而小越的奶奶則是抱著「安全第一」的原則,想要制止孩子做出如此「危險」的行為。胡海蘭說,如果奶奶制止了孩子的行為,孩子則失去了探索的機會。如果制止屢次發生,孩子就會形成「這不敢、那不能」的想法,從而失去了探索的興趣和能力,影響嬰兒獨立運動的發展,以及學習新動作的能力。
「當然,家長在孩子探索過程中,還要給予適當的安全監控。」顏媛說,因為孩子在認識新的事物時,無法辨別事物是否具有危險性,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為孩子打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比如刀具、打火機等危險品,要置於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家中最好撤掉容易傾倒的擺設,同時還要遮蓋好電線插座等。
孩子在探索未知世界
「說孩子‘搗蛋’,這完全是從大人的標準而言的。孩子這些所謂的‘搗蛋’行為,讓家裡物品的整潔和秩序受到了影響,給大人造成了‘麻煩’。但對於孩子來說,這是在對世界進行探索。」南寧市瑩興雙語藝術幼兒園園長顏媛說,孩子一般在1歲多時開始學會走路,其所能接觸的範圍也大大增加,這時孩子們對周圍的世界也更好奇,因此在發現好玩的事物時,就要上去打探究竟。這種「搗蛋」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知識的增加以及控制力的培養,漸漸收斂。
南寧市維開幼兒英語機構教師、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專家胡海蘭認為,有意圖和目標指向性的行為,是8∼12個月大的嬰兒的最顯著特徵。
胡海蘭對小越的這一「危險」行為進行了分析:首先,為了得到玩具,小越嘗試墊高自己來拿到想要的東西,也就是說,小越學會了使用工具來達到目的。在此之前,她可能只對身邊能夠得著的物品感興趣,而現在她運用工具擴大了自己的活動範圍,不僅能拿到眼前的物品,遠處、高處的東西也能設法得到。胡海蘭表示,孩子對外界的探索越多、範圍越廣,其能體驗和吸收的認識和經驗也就越多。
其次,小越把墊腳的工具,變換方向,反覆嘗試,最後她確定腳下的玩具是可以增加身體高度,通過這些「墊腳工具」,可以彌補她的身高差距。她這是在通過嘗試錯誤以及反覆練習,達到了以動作探索世界的目的。她從反覆嘗試到最後確定的這個過程,又有了新的發現——工具與目的的關係。利用工具可以達到目標,改變環境。孩子在認識更多新事物的同時,還認識到活動本身也可以瞭解與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行為分析
解決戰略
對付「搗蛋兒」注意五點
不論是打翻米缸的米,還是損壞家中的物品,這些行為與小越把腳墊高拿東西一樣,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面對孩子在探索世界時給成人帶來的「麻煩」和擔憂,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在真正的危險面前,家長又該如何巧妙阻止?專家表示以下五點必須注意。
注意一:別中斷孩子的探索
「首先,孩子在‘搗蛋’時,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家長就不應隨意中斷孩子的探索行為,否則會抑制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好奇心。」胡海蘭說,家長隨意中斷孩子的「搗蛋」行為,不僅會導致孩子的探索行為的終止,還會使孩子減少甚至停止利用動作來認識、探索世界。
注意二:用適當的玩具替換
顏媛表示,家長在提供安全環境的同時,還要提供給孩子適合的玩具。比如,孩子喜歡撕報紙,家長可以購買一些剪紙DIY類的玩具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如果孩子喜歡玩米缸中的米粒,家長可以購買類似的串珠類玩具進行替換。
注意三:不要過多地介入
「成人過多地干預,就是在剝奪兒童成長的權利。」胡海蘭說。過多的干預可能造成以下後果:首先,成人的評價標準干擾了孩子的行為和想法,孩子會焦慮和對自己的否定,這樣就不利於孩子走向獨立和自信;其次,成人的干預可能造成孩子依賴的性格,每次都有成人在旁邊進行糾正和引導,這就暗示孩子:你只有獲得成人的幫助才能完成好這個任務。那麼,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沒有思考和嘗試錯誤的主動性,而是等待或者馬上求助父母的幫助。
注意四:介入要講究技巧
胡海蘭表示,如果孩子的行為確實是危險的,家長就應平靜而及時地進行阻止,並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該行為的危害和危險性。部分家長在看到孩子發出危險行為的時候,因為自己情緒突然緊張、害怕而去恐嚇孩子或向孩子吼叫,這樣會導致孩子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形下,被媽媽的情緒感染,也感到很緊張害怕,變得膽小怕事。
如何平靜地阻止和避免孩子接觸危險的物品?胡海蘭舉例說,如果孩子要摸燙的東西,可以讓孩子摸熱的饅頭、熱的水袋等,讓他們感覺到「燙」,並且告訴他/她開水壺也這麼燙,所以摸不得;也可以和孩子做遊戲,通過觸摸冰水、涼水、溫水、燙水,來感受溫度的不同。
注意五:發出求助再引導
當孩子向成人發出求助的信號——眼神、語言、動作等,那麼成人便需要給孩子恰當的引導。這個時候的引導,不僅能促進孩子的行為,更好地完成目的,而且能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更重要的是建立孩子對成人或者外部世界的信任。胡海蘭說,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溫暖的愛和支持的兒童,在長大後遇到困難,便不會輕易對他人和社會產生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