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有可能會進一步調整
1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對主要商業銀行準備金率的第五次上調。而在之前,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自2007年底以來的第一次加息,從10月20日起,上調了金融機構0.25個百分點的存貸款基準利率。央行一系列動作的連續出臺,引發了社會上對於國家貨幣政策轉型的猜想。身為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密切關注著中國貨幣政策的走向。
記者:這段時間以來,央行連續出現對於貨幣工具的一些調整,不管是存款準備金率還是加息,是否意味著我們現在已經從寬鬆的貨幣政策開始轉型了呢?
李稻葵:至於這個轉不轉型,最後國家會定。不過我能看到的是什麼呢?我能看到的是兩點:第一點,現在的宏觀經濟,就是2010年11月初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已經企穩了,已經穩住了,增長速度已經穩住了,因此在保增長和控制通脹預期這兩難的選擇裡面,控制通脹預期上升為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國經濟現在一個需要解決的任務,就是要改變百姓對通脹的預期,就是要穩定百姓的預期,不要預計有很高的通脹。
怎麼做,你不能光靠宣傳,還要靠政策,怎麼樣的政策?適當地提高存款的利率,讓存款的利率能夠打過我們所公布的通脹的數字。
記者:但您看,現在通脹的比例是4.4,我們現在存款利率大概是2.5,還差著,所以有人說你再調也於事無補,無濟於事?
李稻葵:我覺得任何的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最最重要的是改變百姓的預期,大約一個月前,已經略微提高了一下存款的利率,在我看來已經給市場的參與者,給百姓一個比較明確的信號,告訴大家這個利率有可能會調整,有可能會進一步調整,因此不要著急把存款搬家。這麼一個信號已經釋放了,至於說第二個動作什麼時候要做,我想這是決策者的事情。
股市現在非常健康
李稻葵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趨於穩定,已經到了適當調整貨幣政策的時候了,從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適度審慎的政策,通過加息等一系列的手段來減少貨幣的流動性,是控制國內通脹的有效手段。但是隨著市場對央行加息預期的增強,中國股市進入了大幅震盪的行情。
記者: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本週股市出現的暴跌,有媒體分析說市場現在有一種恐慌性的預期,認為說這種預期本身會加劇整個資本市場的下跌,您怎麼看?
李稻葵:今天在我看來,中國的資本市場是處於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怎麼講?在我看來一個最基本的數據就是價格水平,在歷史的比較來看,橫向比較來看,跟我們自己的歷史比,橫向比,都不算高。我講的是市盈率,而且我們的股民在我看來,比以前成熟多了。50%左右,講粗數字是機構投資者,或者說專業投資者,專業投資者比散戶,比股民更有研究。
記者:您看沒看過高盛發布的報告說,建議他手中的客戶拋售所有的中國股票,他們的依據是覺得說引起央行連續性的貨幣改革會引發加息的預期。
李稻葵:高盛的報告值得尊重,但是畢竟是一家之言。在我看來,資金的去向,除了股市之外,並不太多,地產是個社會問題,地產價格更高,不可能持續下去。
記者:好像我們就看到了股市應聲而跌。
李稻葵:股市咱們最近一兩個星期增長是比較快的,任何一個增長之後會出現一定的調整,基本的規律,股票不可能老漲,基本的規律。所以一定程度的調整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印鈔並非刻意針對中國
李稻葵1992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長期在美國和香港從事教學和經濟研究工作,從2002年開始被特聘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並擔任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今年3月份,李稻葵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李稻葵認為,在目前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越來越複雜。11月3日,美聯儲推出了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在美國實際利率接近為零的情況下,美聯儲的決定無異於多印鈔票向市場注入現金。那麼,美國的這種做法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記者:因為我們有很大量的美元儲備,也會深受影響。所以有人會認為說,美國這樣的政策出臺是否是刻意針對中國的,你怎麼看?
李稻葵:我不認為這個政策是刻意針對中國的。上個星期我參加的一個國際的論壇,克林頓就這個問題做了一個在我看來非常深刻的一個解釋。他說美國人看到日本在20年前如此充滿活力,如此具有先進的科技,如此具有他的自信心,今天經過了20年的衰退,20年的通貨緊縮,變得政府沒有領導力,民間沒有自信心,企業缺乏活力,這是一個非常令人痛心的結局,他說我們美國要想方設法避免日本的悲劇的出現。
記者:他認為這個悲劇的癥結是什麼?
李稻葵:就是通貨緊縮,就是價格的全面下降。美國的企業現在的現金量還是很充足的,但就是缺乏信心,不願意投資。美國的銀行現在是有現金的,並不缺錢,但是由於美國的銀行自己背上了沈重的呆帳、爛帳的包袱,不敢投資,不敢貸款。如果他的失業率不解決,失業率居高不下,有可能步入一個比較長期的低速增長。甚至於負增長的階段,一旦這個事情發生,那麼就美國整體利益而言,他們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因此這個背景下推出定量的數量的寬鬆,在我看來是符合美國人的戰略考慮的。
記者:您為什麼要強調這個?
李稻葵:這一點必須要搞清楚,如果不搞清楚的話,就像拳擊的對手一樣,對方出拳,我們意圖搞不懂,你怎麼能夠回應他呢?你怎麼能夠接招呢?那你的接招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