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表示,中國經濟改革的最大障礙就是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這會抑制市場的運作。中國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腐敗,腐敗是一種尋租現象,尋租的基礎就是政府掌握資源。如果政府繼續擴大權力,那麼腐敗的基礎就會更加龐大。
鳳凰網採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他說,中國經濟改革的最大障礙就是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這會抑制市場的運作。中國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腐敗,腐敗是一種尋租現象,尋租的基礎就是政府掌握資源。如果政府繼續擴大權力,那麼腐敗的基礎就會更加龐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只能應對短期問題,想用它們解決長期經濟問題是一個誤區。如果只注意短期政策,大量印鈔票,那麼就會帶來更多泡沫。良性發展還是要推進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模式關鍵在於消除體制障礙。
相當多人認為「中國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強有力的政府,能夠駕馭整個社會、駕馭市場。如果是這樣的一個意義的話,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我們的一個問題,而不是我們的一個優勢,不是優勢,更不值得驕傲了。因為剛才我們已經說了,光注意短期政策,那我印票子,印票子它肯定就上來了,但是它 會造成副作用,就變得很難辦,你繼續往裡大量的投入,比如資產泡沫、房地產泡沫,甚至股市泡沫,以至於通貨膨脹,它都會起來。
良性發展還是要推進改革,因為增長模式,或者叫做經濟發展方式,為什麼不能夠轉過來呢?就是因為有體制障礙,所以根本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而轉變經濟發展模式?關鍵在於改革,推進改革。建立一個能夠實現社會公正的、有秩序、有規則的市場。
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腐敗,包括貧富差別懸殊,我認為第一位的原因就是因為腐敗,腐敗怎麼來的?腐敗是一種尋租現象,尋租的基礎就是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所以政府變成一個,我想最危險的一個,對中國來說。不但是經濟而且是對整個社會,如果政府又擴大權力,其實是腐敗的基礎就會更加龐大,所以這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最重要的問題,我覺得就是因為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就使得市場很難,市場它是一種自主的、自由的交換,政府的介入,因為它掌握了太多的資源,就會抑制市場的運作,有人說這種叫做權貴的市場經濟。
權貴市場經濟有這種說法,最近好像南方報業集團有一場爭論,我以前也說過這個叫壞的市場經濟,我現在越來越覺得這個說法不大對了,因為如果說政府的權利到了能夠整個控制市場的情況下,這就不能叫市場經濟了。
網友評論:
有網友說:官員財產公布這一最有效的反腐措施,為何找些託辭拒不實施?長此以往,必將動盪,官員最終也難以安身保命。
230年前,瑞典就制定了公民有權查看從一般官員直到首相的納稅清單的法律規定。這個制度由於發揮了對執政者的有效監督,所以一直延續下來,並被世界許多國家借鑒,這是最有效的反腐機制,故又被稱為"陽光法案"。
如今除了部分非洲及中東等少數國家,全球已有160多個國家,都在實施定期公布政府官員的個人及家庭私人財產來源的制度。
還 有網友說:但是,人們看到的現實社會是:一個無官不貪、貪官免死、裸官當道的社會,一個礦難頻發、命賤如草的社會,一個黃、賭、毒、搶、拐盛行的社會,一個群體性暴力事件接二連三的社會,一個坑矇拐騙、造假猖獗的社會,一個大部分百姓買不起房或者成為「房奴」的社會,一個兩極分化享譽世界的社會,一個百姓 無法維護自己尊嚴、告狀無門、北京上訪遭遇蹲黑監獄的社會,一個政府和房開商勾結強拆民房、無視百姓自焚抗爭的社會,一個執法者以法律的名義踐踏法律尊嚴的社會,一個以脫、露、性為時尚的低俗社會,一個道德缺失、笑貧不笑娼的社會,一個由腐敗官僚和商人組合共同敲詐人民的社會,一個農民備受歧視、農村千瘡百孔停滯不前的社會,一個長期唯西方國家馬首是瞻的精英們操控的社會。難道這就是先烈們前仆後繼、用鮮血換來的理想社會嗎?天上英靈有知的話,是否會問: 他們的血值得為今天而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