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的《涼州詞》中有一首特別有名,詩云:「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對於這首詩,我想說點看法。
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我在第四句「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後面加點的是一個問號而不是句號。大家也知道,加著句號或者驚嘆號的「春風不度玉門關」所產生的不良效果,一直延續了一千多年,使很多人對於甘肅以西的生存條件心懷疑慮,甚至有了恐怖之感。(足以證明詩之作用「甚矣哉」!)我認為,這並非是作者王之渙的原意。形成這樣的理解,歷來對它的誤讀是主要原因。這句話不是作者的定語和斷語,如果是的話,那它的意思就成了:戍邊的士卒們,你們不要吹奏《折楊柳》的悲涼曲調啦,玉門關以外從來就是沒有春天的。這樣,上下句的意思就失去了聯繫的邏輯,就講不通了。如果硬要把它講通,那麼這首詩就成了瓦解軍心,廢弛國防的作品了。
實際上,作者是在寬慰守邊的將士說:你們不要吹奏《折楊柳》的悲涼曲調,難道玉門關外就沒有春天嗎?有什麼「關」能擋得住春風呢?不要相信「春風不度玉門關」之類的傳言,好好幹去吧。它是應當作為反問句來讀的,明顯地包含著到那裡依然可以大有作為的勉勵之意。否則,「何須」二字作何解釋?作者並非不承認西部艱苦的自然環境,但他的態度是積極的,「何須怨」三字即是證明。如果認為王之渙是用「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結論拉去西部的人們的後腿,是嚇唬人們別到西部去,那就冤枉了詩人。而不幸的是,由於後人的誤讀,恰恰產生了這樣的後果。
自漢代經營西域以來,團結合作之風已在那裡吹起。到唐代更是我國歷史上的盛世,開拓進取精神是它的主旋律。唐代在廣大的西部地區所設的安西四鎮,其管轄區域遠至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詩人怎麼會認為春風連玉門關也度不過呢?
王之渙是不會違背那個時代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