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崇禎皇帝賜給抗清女將秦良玉的錦袍,現藏於重慶市三峽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是蜀中至今罕見的繡品。龍鳳袍系紅色綢地,上繡金彩龍鳳及立水紋,袍史為立領,右衽,領口寬17厘米,深5.4厘米,腰寬60厘米,下擺寬93厘米,龍鳳袍富貴大氣,龍飛鳳舞,展現出一幅龍鳳呈祥的畫面。清朝的王培荀在《聽雨樓隨筆》中的《秦良玉錦袍歌》中寫道:「……宮錦歸來撫戰袍,鏤金錯繡皆天澤……錦袍樂府蠻女唱,弓衣合繡都官篇。」王培荀讚嘆這件服飾為「錦上添花」 之作,是蜀錦與蜀繡完美結合的典範。那麼,崇禎皇帝為什麼要御賜如此珍貴的龍鳳袍給秦良玉呢?秦良玉和這件繡品又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秦良玉,字貞素,原四川忠州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其夫石柱宣撫使馬千乘也是著名的抗清將領。有史書記載:「良玉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常為男子裝。」秦良玉自幼就隨父習文練武,其父親秦葵是明朝貢生,秦良玉從小就一直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秦葵對兒女一視同仁,讓秦良玉與其兄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一起讀典籍、學騎射,秦良玉自幼天資聰敏,父親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造就了秦良玉出眾的文韜武略。比起其兄弟來,秦良玉稟賦超群,文翰得風流,兵劍諳神韻。
後來,秦良玉與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結為夫妻。為助丈夫事業、保社稷安全和地方治安,秦良玉訓練出一支強有力的地方隊伍,充分展示了她的組織能力和指揮才幹。不久,奉朝廷之命,秦良玉與夫君一道,發兵朝鮮,遠征援助以抵禦外侮,國外首戰大捷,其將才始引世人矚目。後秦良玉受令與夫君馬千乘率兵三千,參與平定播州(貴州遵義)叛亂,此次戰役,受到總督李化龍的讚賞,命部下打造銀牌一面,上書「女中丈夫」四字,表彰秦良玉的功勞。秦良玉部面對十倍於己的敵軍的包圍和進攻,毫不畏懼,愈戰愈勇,無數次衝鋒陷陣浴血混戰,立下赫赫戰功。此次凱旋,馬千乘染病身故。朝廷鑒於秦良玉征戰有功,文武兼長,授命她繼任丈夫石柱宣撫使職位。
明崇禎三年,皇太極攻榆關不入,便率十萬大軍繞道長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後,進抵北京城外,連克永平四城,明廷大震。秦良玉得到十萬火急的勤王詔書後,即刻提兵赴難,星夜兼程,直抵宣武門外屯兵,秦良玉手下的士兵人數雖然僅有數千,但不畏強敵,她率眾拚殺,最終迫使皇太極連棄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撤圍而去。北京圍解之後,崇禎皇帝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臺召見秦良玉,並賦詩以彰其功:「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中聞名於世的女將軍之一,她驍勇善戰,抗擊清軍,為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崇禎皇帝有生之年,很少有閑情逸致吟詩作賦,而西南邊陲的一位女土司,竟能得皇帝面見賜詩,秦良玉當數古往今來第一人。秦良玉的堅貞愛國,不畏強敵的英雄氣概,贏得了無數仁人志士的佩服和敬愛。崇禎皇帝也為秦良玉的忠肝義膽英雄氣概所感動,為了表彰秦良玉立下的赫赫戰功,特別御賜了秦良玉這件精美絕倫的龍鳳袍。
来源:收藏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