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鞦韆的起源,古代有兩種不同的傳說。高承《事物紀原》載:鞦韆本是北方少數民族"山戎之戲"。因為他們"愛習輕盈之態,每至寒食為之。自齊桓公北伐山戎,此戲始傳入中國"。高無際《鞦韆賦》載:"鞦韆者,千秋也。漢武帝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戲。"從上述兩種傳說可知,鞦韆起源於少數民族,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到了漢代進入宮廷之中。這樣看似較合理。直到現在,鞦韆仍盛行於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是少數民族運動會中的競技項目之一。
鞦韆活動的形式有好幾種:一種是蕩鞦韆,即"植木為架,上系兩繩,下拴橫板,人立於板上",作鐘擺式的擺動。一種是紡車鞦韆,即"植兩柱於地,柱端各開一孔以客橫木,橫木左右端各鑿交錯之孔,貫四木於孔,令呈幅射狀,垂繩於下,以架坐板。"遊戲時坐四人,先由他人助之轉動,然後利用慣性反覆起落,如紡車之轉動。還有一種磨鞦韆,即"中立一往,其頂有軸,上系四繩,繩末各有一環"。四人各抓一個環子,繞住旋轉以為戲。另有一種是磨擔鞦韆,有點類似蹺蹺板的旋轉遊戲,即"豎長柱,設橫木,左右各坐一人,以互落互起為戲"。
我國古代的中原地區大都是蕩鞦韆。南北朝時宗懍著《荊楚歲時記》中說:"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日打鞦韆。"到了唐代,蕩鞦韆是寒食節的活動內容之一,在民間和富廷都開展得較為廣泛。王維有《寒食城東即事》詩:"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裡。"杜甫《清明》詩:"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王建《鞦韆詞》:"長長絲繩紫復碧,裊裊橫枝高百尺,少年兒女重鞦韆,雙手向空如鳥翼。"這些詩句說明瞭唐代的蕩鞦韆活動,流傳地區很廣,並受到少年兒女的喜愛。
唐朝宮中也盛行蕩鞦韆遊戲,並有了一個美妙的雅號"半仙之戲"。《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蕩之,呼為半仙之戲,都下士民因而呼之。"
宋代的蕩鞦韆活動仍是婦女在寒食節的遊戲。宋人詩詞中對此描寫甚多。歐陽修有一首《越溪春》:"三月十三日寒食,春色遍天涯。越溪閬苑繁華地,傍禁垣珠翠煙霞,紅粉牆頭,鞦韆影裡,臨水人家。"陸游的詩中也說:"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干蹴鞠趁清明";"蹴鞠牆東一市嘩,鞦韆樓外兩旗斜"。《東京夢華錄》載:汴京城的清明節,"舉目則鞦韆巧笑"。這說明鞦韆活動在宋代民間開展得廣泛。
清代李聲振所寫的《百戲竹枝詞》中,有一首《鞦韆架》;"半仙之戲,無處無之。仕女春圖,此為第一。近有二女對舞者。日影垂楊舞半仙,御鳳圖畫兩嬋娟;飄紅曳綠渾閑亭,蹴損湘鉤劇可憐。"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載:"每於新正元旦至十六日,寶馬香車游士女,白塔寺打鞦韆者,不一而足。"從古到今,蕩鞦韆一直是婦女喜愛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