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媒體評論,過去這一週對澳中關係來說是極不平常的一週。澳洲外交部長史密斯,非常鎮定的、從容不迫的頂住了中國的壓力。陸克文表現的非常平靜。然後我們看到中國與澳洲簽署了價值5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這就證明,政治上的爭端無須影響商業關係。
歐巴馬政府讚譽澳處理中澳關係尺度
澳洲政府對中澳關係危機的處理原則和堅定態度受到了歐巴馬政府的讚揚。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在美國政府看來,陸克文是最瞭解中國的一位西方領袖。他同中國間的麻煩也是之後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同中國間面臨的問題典範。中共同樣對日本施壓拒絕熱比婭女士簽證卻沒有成功。而美國近來同中方的對話也變的非常困難。
歐巴馬政府認為,陸克文總理因對待中方時保持了平衡點而贏得了好的聲譽。這種平衡有幾個因素:一個是在核心價值問題上絕不讓步,如熱比婭女士的簽證,或是關鍵的國家利益問題上,或中鋁對力拓公司的出價提議;另一個是繼續傳播對關鍵國家利益支持性的信息,即在中澳關係上是非常積極的;最後是不要驚慌。
此時,中共在國際上已經由極端自信演變為了傲慢,在這種情況下,要剛柔並用,而澳洲政府的主要任務就是保持平衡。
中共的雙重面孔
8月22日,《澳大利亞人報》編輯謝裡登(Greg Sheridan)以《對強權說真話》(Speak truth to power)為題,對最近的澳中外交危機中陸克文政府對強權中共所表現出來的冷靜與從容作了綜述。
文章指出,中共具有雙面性,而澳中外交危機就立在這兩副面孔的矛盾之中。
文章分析道,一方面,中共自我感覺良好,在國際上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強大或自信。其領導層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處理正確,進而越來越狂妄,如果不是傲慢的話。中國是亞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之一,而亞洲經濟增長又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火車頭之一。
但在國內,中共的領導是發燒式的、神經質的。任何一種不同政見的跡象都會帶來過度反應。烏魯木齊的騷動使國家主席胡錦濤匆匆逃離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任何對中國政府的批評都被視為攻擊中國人民。在新疆和西藏動用軍隊的大規模過度反應試圖恐嚇這些人們。沒完沒了的冷戰式的譴責達賴喇嘛和維吾爾領袖熱比婭為恐怖份子使他們成為全球超級巨星。
文章提到,2007年,前克林頓政府國務院高級官員謝爾克(Susan Shirk),出版了一本頗具影響力的書叫《脆弱的超級大國:中國脆弱的政治如何阻止其和平崛起》。謝爾克勾勒了中共如何培育讓民眾全盤接受的民族主義,有時直接與種族主義接壤,但最後中共自己也不能完全控制,他們擔心最終會被趕下臺。
陸克文政府的行動無可指責
文章指出,內外兩副面孔之間的這一矛盾使得中國與許多國家產生摩擦。北京對日本凶狠施壓不讓其承認熱比婭,日本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南非勉強同意迴避達賴喇嘛。去年,中國因為法國總統薩科齊會見達賴喇嘛而取消了與歐盟的峰會。
讓我們回顧一下陸克文上臺後與中國發生的種種摩擦。在他第一次以澳洲總理身份訪問北京時,陸克文非常有禮貌的批評了中國的人權狀況,特別是在西藏。然後澳洲的國防白皮書批評中國龐大的軍事擴張缺乏透明度,並預示擴大澳大利亞的海上軍事力量。外資審查委員會花了很長時間考慮收購中國國有公司中鋁(Chinalco)收購力拓250億澳元的股份。在此期間,這項收購由於商業原因告吹。
不過,北京最大的抱怨是認為買鐵礦石付出太多。中國在這件事情上的立場也是些微有悖常情的,因為它要求支付比韓國和日本較低的價格。然後北京逮捕了力拓在中國的二號人物,澳大利亞的華裔公民胡士泰。這在澳洲激起批評的聲浪。但是最大的單一事件卻是堪培拉決定給予熱比婭簽證。
史密斯處理熱比婭的問題時,遇到了議會一系列的強力干預。他告訴國會:"中共在各種級別,包括外交部長楊潔篪,對熱比婭訪澳都提出了非常強烈的申述,要求我們阻止她的訪問。我考慮這些申述後得出的結論是:沒有根據拒絕她進入澳大利亞。"
另一天,史密斯說:"我們理解,尊重和認可言論自由。我們看重我們有這樣的能力讓別人來到我們的國家,發表他們自己的見解,即使我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
但也許他最明顯的表白是:"我依稀記得前一段時間反對黨領袖說政府應該頂住中國的壓力。在熱比婭的問題上我們做到了。"
陸克文的聲音是最平靜的。他說:"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總是充滿了挑戰......因此來日方長。但我也想說,中國在澳大利亞有重大的利益。 "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外交關係正處於危機之中,但澳大利亞政府並沒有處於危機之中。相反,它保護了澳大利亞的核心利益,在澳大利亞的核心價值觀上沒有讓步,不斷促進,希望與中國有一個積極的關係,俯瞰巨大的貿易協議,經受住了北京製造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