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前是理財教育的黃金時期,父母最好及早做準備。(Getty Images)
週末去參加一個為兒童舉辦的活動,其中有個項目是讓孩子們做遊戲和勞動,獲得一些代幣卷,然後再用"錢"買喜愛的玩具。北美的教育很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理財觀念,這的確值得我們借鑒。
具體怎樣教導孩子理財呢?
第一步是定期給孩子零用錢,並嚴格執行約定時間到才給下一次的零用錢。一開始,可以"周"為單位,等孩子習慣後,時間慢慢拉長為"月"。這種方式可讓小孩學習在固定時間內分配金錢,量入而出。
第二步是培養他們記賬的習慣。一開始,父母可幫助孩子將未來一星期所需的花費記錄下來,然後逐日補上額外支出項目,慢慢養成小孩記賬的習慣,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己記賬。另外,每次發錢時可以檢查上個週期的預算與帳目是否吻合。如果帳目清楚、用途正當,則可以漲"零用錢",以資鼓勵,反之則減。
第三個步驟是幫助孩子建立理財目標。理財的最終目標無非是希望能理性消費,提高消費能力,因此父母可與孩子討論建立長期目標,例如購買腳踏車、溜冰鞋或小提琴等,然後協助孩子從每個月的零用錢當中,規劃出一個時間表,透過目標建立孩子的預算觀念。理財目標是需要通過儲蓄來達成的,
所以最後要談的是培養孩子的儲蓄觀念。儲蓄是理財的基本,若兒童能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意味著理財觀念已開始萌芽。父母們不妨從給孩子買儲錢罐開始,鼓勵他們存錢。為增加存錢動力,父母可以在孩子通過儲蓄達到理財目標時,給予額外獎勵。
孩子記賬、節儉、有計畫消費等習慣將會在他們工作後積累初始財富時發揮重要作用,而投資方面的教育只需告訴孩子基金、股票、國債是什麼就可以。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從小參與投資,或許這是一個誤區。原因之一是社會新鮮人剛開始的財富主要來源於工作收入,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節流,或者說有節制的消費習慣。對一個學習能力強的人來說,完全可以在工作之後,瞭解不同投資品,學習投資的技巧和培養投資的習慣。
此外,人生最好的投資莫過於投入自身的"人力資本",因為它在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依然能給你帶來財富。因此,培養在競爭中"獲取好的教育資源"的能力,遠遠比培養孩子知道如何投資金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