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不久前北半球天文觀測者捕捉到了今年首次夜間發光雲照片。由於太陽活動減弱,今年夏季北半球將會出現大量的夜間發光雲現象。科學家認為,夜間發光雲現象和太陽活動週期有關,但太陽活動減弱時,這種現象就會增加。
越來越多
夜間發光雲(noctilucent or night-shining clouds,簡稱為NLCs)比其他類型的雲要高出數十公里,高度可以達到80公里。因為夜間發光雲的高度很高,在日出前或日落後它們會發光,這是因為太陽在地平線以下照亮了夜間發光雲。
夜間發光雲是一個相對新的現象,它們首次是在1885年被觀察到。當時科學家注意到,在黑色天空的背景上,一些纖細的絲狀物發出電弧般的藍光。那是在印度尼西亞強大的拉客卡托火山爆發兩年之後,這次爆發將灰焰噴射到地球80公里高的大氣層中。一般認為是火山的灰燼導致了晚間天空壯麗的晚霞美景。最後,隨著那些火山灰燼落定、拉客卡托鮮艷的晚霞因此也凋謝了。然而,夜間發光雲卻保留了下來。在夜間發光雲被發現的最初日子裡,這種現像一般在高緯度地區才能看到。一個世紀之前這些雲層集中在緯度50度之上,只能在斯堪的那斯維亞、俄羅斯和英國才能看到。近年來夜間發光雲迅速蔓延至緯度40度左右的地區,比如在美國的猶他州和科羅拉多州也能看到。近年來夜間發光雲現象不僅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亮。
夜間發光雲迅速擴散的原因至今還不清楚,不過一些人懷疑是因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所導致的。溫室氣體增加致使地球高層大氣溫度降低,而這種夜間發光雲的形成需要寒冷的氣溫。夜間發光雲就發生在寒冷的地球高層大氣的中間層。有科學家認為,夜間發光雲看起來像是發生在空間;也有科學家認為,它們處在地球大氣層內,處於50至85公里高的一種成為中間層的雲層中間。中間層不僅非常冷(零下125攝氏度),而且非常乾燥,要比撒哈拉沙漠上面空氣乾燥一億倍。
成因之謎
天空中的雲彩是由許多細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的。在一般雲層中,冰晶體的形成和生長需要兩個要素:水分子和這些水分子的附著物-比如塵埃。水在塵埃上聚積形成細小水滴或冰晶體的過程交形核。在普通雲層中這個過程一直發生著。科學家認為夜間發光雲是由水組成,非常微小的冰顆粒尺寸與香菸煙霧顆粒差不多。但是形成夜間發光雲的水如何形成冰晶體,這是夜間發光雲最基本的謎。
普通雲層離地球相對較近,從諸如沙風暴等方式獲取塵埃源,然而,把灰塵一直刮到中間層是非常困難的。在1883年拉客卡托火山可以供給中間層塵埃,但是類似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最近今年並沒有出現,這解釋不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雲彩,有科學家推測說也許塵埃來自外太空。
儘管近幾年夜間發光雲的數量呈上升趨勢,但是天文觀測者發現它們的出現是和太陽活動11年週期相聯繫的。當太陽活動平靜、釋放出較少紫外線時,夜間發光雲現象就會增加。這是因為,紫外線能夠破壞夜間發光雲形成所必需的水分,而且紫外線照射會使地球高層大氣溫度過高從而無法形成冰晶體。
因為近幾年太陽活動非常沉寂,甚至有點反常,今年夏天北半球的夜間發光雲將會特別多而且亮。對高層大氣進行研究的AIM飛船項目首席科學家司各特-貝利說,"我們預計今年的夜間發光雲現象將會增加,因為太陽活動減弱。"美國宇航局2007年4月25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地發射了一枚AIM探測器,用來觀測夜間發光雲現象,並研究這種現象是否與全球變暖有關。他表示,今年今年夏天夜間發光雲的數量將是太陽活動峰年的兩倍。
觀測時間表
上週業餘天文觀測者抓拍到今年北半球首次夜間發光雲照片,美國AIM飛船也在5月22日發現了今夏夜間發光發生的跡象。貝利表示,飛船觀測的跡象是,有微弱的太陽光穿透了地球大氣層。
北半球天文觀測者最佳觀測時機是今年6月中旬到8月中旬。而在南半球,由於雲層少而且薄,將會在半年後迎來觀測好時機。但是也有人懷疑今夏夜間發光雲是不是會大量出現。因為這種現像似乎在太陽活動達到最低谷一年之後才會發生。據太陽活動上次到達低谷是2008年12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