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地震是下次強震的前震

作者:嵇少丞 發表:2008-06-23 00: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6月18日20點59分,四川石棉縣境內發生一次4.2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9.15度,東經102.27度。作為國際上研究構造地質學和岩石地震波性質的專家,本人在科學道德和愛國愛民的良心基礎上,在此不得不鬥膽提醒大家特別是四川當地政府的有關領導,這次石棉地震絕不是5.12汶川8.0級大地震的餘震,如果今後一、二個月內在這個地區還有這樣的4-5級地震活動的話, 它們很可能是另一次強震的前震,估計震中會位於爐霍-道孚-康定-石棉和寶興-天全-瀘定兩線所夾的三角區域內或其邊界上。

汶川8.0級大地震及其後眾多發生在映秀至陝西寧強之間的餘震使龍門山中段和北段發生破裂和滑動,從而使得寶興以南的龍門山南段以及上述的三角區域特別是其邊界斷裂上的應力進一步集中,可能催發新的地震。

加之,區內發布的是康定-瀘定-石棉-冕寧雜岩體,長約340 公里,寬40-60公里,主要是由堅硬的花崗閃長岩組成,在這樣的岩體中剪應力和彈性應變能能夠積累得很高,從而孕發強震。這就是我先前在《四川失去地震屏障後怎麼辦》一文說過的"強岩強震"的道理。
  
我在5月12日接受加拿大《七天》網採訪時說過:"青藏高原的東界共分南北兩支,北支為龍門山斷裂(瀘定-天全-寶興-汶川-茂縣-北川-清川-寧強一線),走向北東-南西,平行於龍門山。南支是小江斷裂,呈近南北方向,即康定-石棉-冕寧-西昌-東川-宜昌-建水一線,附近有昆明、攀枝花等重要城市。

這兩支大斷裂的活動是中國西南地區強震的主因"。北西向延伸的鮮水河斷裂帶與上述兩條斷裂帶在瀘定和石棉之間相交。高聳的貢嘎山(海拔7556米)就位於該交點的西南側。沒有強大水平擠壓應力,怎能形成如此高的大山?
  
5月13日我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駐渥太華記者趙青、楊士龍和加拿大《七天》網記者胡憲時預言過: "今後50年內大地震可能會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南部(從都江堰到康定)和小江斷裂帶的北部(康定-西昌-攀枝花),康定-瀘定地區是北東向的龍門山斷裂帶、北西向的鮮水河斷裂帶和南北向的小江斷裂帶交會處,是應力集中之地,所以建議把預防重點放在上述地區"。

今天下午聽到石棉發生地震的消息,作實嚇我一跳, 雖然被我預言到了,但沒想到它會這麼快就來了。現在,我就怕它會是另一次強震的前震。我衷心地希望我的預言落空,那怕被人嘲笑。
  
在石棉和東川之間,小江斷裂帶由西邊的安寧河斷裂和東邊的大涼山斷裂組成。宋方敏、李如成、徐錫偉三人( <<地震地質 >>2002年01期)在大涼山斷裂上發現止少有9次古地震事件,震級都在7級以上,其中4次屬於全新世以來發生的地震。歷史上,安寧河斷裂的地震活動性比大涼山斷裂的還要強。
  
鮮水河斷裂帶平均每年滑移12-15毫米,每幾十年或上百年就會在不同的地段發生大地震。僅在爐霍-道孚-康定-石棉地區的鮮水河斷裂帶上,歷史上就曾發生過許多次大地震,例如:
  
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瀘定磨西7.8地震,震中烈度Ⅹ度, "山崩後,壅塞瀘河(大渡河),斷流十日。至五月十六日,瀘水忽決,高數十丈,一通而下,沿江一帶人民漂沒者不下數十萬" 《四川通志》。
  
1893年8月29日7.6級地震,發生在四川道孚、乾寧一帶。
  
1854年甘孜附近的7.5級地震, 延甘孜-玉樹斷裂最大同震左旋位移達5米多。
  
1923年3月24日,四川爐霍、道孚一帶7.3級地震,震中面積達40平方公里,爐霍全縣的官署民房全部傾陷,家家有人被砸死或壓傷。倡促附近有兩條順鮮水河流向的地裂縫,草地上擁起了無數擠壓鼓包。道孚縣死亡總數超過1500人,其中孔色、麻孜兩鄉人民屋宇糧食牲畜蕩然無存,壓斃500餘人。震時地聲如狂風,山地崩裂,噴沙冒水。
  
1973年爐霍縣雅德7.6級地震,震中位置北緯31度18分,東經100度42分,震中烈度Ⅹ度,震源深度11公里。受災地區包括爐霍、甘孜、道孚、新龍、壤塘等縣,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房屋倒塌15700幢,破壞2867幢,損壞3441幢。川藏公路有17處遭到嚴重破壞,塌方40-50 處(坍塌寬度幾米至幾十米不等),路面普遍裂縫,計30-40處,百餘條。地震死亡2175人,傷2756人,死絕88戶;損失牲畜40427頭,糧食 4023602斤"。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