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女孩,當聽到有人說起南部山區有些群眾還非常貧困,「有的人家只有一套像樣的衣服,誰出門誰穿」時,竟大呼「騙人」,並一臉的難以置信:「那肯定是裝出來想騙別人捐款的,現在哪還有人窮成這樣?」這話立即招來眾人的反駁。即使在得到來自山區農村的一名女孩證實後,她仍不願意相信:「既然窮,為什麼不遷出來,進城總比守著窮窩好,還是觀念太落後!」
聽完此番對話,筆者沉默良久。相信有這種想法的,絕非一人。面對貧窮,你是否曾不屑一顧、過於冷漠?如果有,請靜心想一想,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逐漸失去了對窮人的理解?看看街邊那些投向農民工的厭惡眼神,想想諸多學生不知「窮是什麼感受」 的「戲言」,聽聽那些不帶絲毫感情的「不可理喻」的話,就會發現,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發展」,難道真的可以使人失去對貧窮的記憶,失去對窮人的理解?獲得「發展」的人們,真的就難以設想貧窮的殘酷了嗎?
或許,這個「故事」的確容易讓人產生懷疑,但比它更殘酷的「故事」 卻真實地存在著。試想,有誰甘願受窮而不想過上寬裕的生活?但誰都知道,這必須要建立在雄厚的經濟基礎之上。或許,外出打工有可能賺到一些錢,但那也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需要觀念的轉變,背井離鄉是需要勇氣的,更多的還需要有客觀的環境和條件,比如,有最起碼的生活保障和最低限度的精神生活,打工的血汗錢不被拖欠,不被別人過分地歧視等等。
對這些問題,不少人不願多想。他們碰到乞丐時,懷疑他是真窮還是靠乞討致富;碰到因病募捐時,設想他並非如此落魄而只是「表演」悲情。是的,人們曾看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很多騙局,在腦海裡已經勾畫了這些人「被迫無奈」的可能───幾個壯勞力,有子有女,怎麼可能難以餬口、連自己都養活不起?可這卻是事實,並不因我們未曾經歷而不存在的事實。
另一個事實是,我們中很多人的心靈正在向「硬化」發展,連一絲溫情的理解都吝於付出。可是,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未獲「發展」的你,遇到同樣的情況,又該如何自處?會不會世界於你也是一座冰窟,無人知道你的寒冷;你瑟瑟發抖,別人也將認為你只是在騙取同情。的確,現在的你相信法律一定要嚴、欠債一定要還、有病一定要治、稅費一定要交,這都是真理。但真理總是無情的,對那些無力擺脫貧困的人尤其如此。那麼,面對他們,我們何不選擇理解和溫情,在共同的呼籲聲中,伸出自己的雙手,去幫助他們逐漸擺脫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