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不能用公款
考察,不許去企業
發言,不超8分鐘
我在擔任康涅狄格州紐海文市市長「特別助理」的幾個月裡,從未見市長到企業視察,只參加過一次中小企業產品博覽會,是由當地中小企業協會組織的,不用政府掏一分錢。市長解釋說,政府與企業的差異必須明確。從某種程度上說,政府屬於「服務業」。
在我的「市長助理」任期結束時,市長對我說:「按照中國的禮儀,我要請你吃頓飯。可按規定,在外公款請客超過9美元視為行賄。還是到我家裡吃飯吧。」
一次,一位公立中學校長寫報告給市長,聲稱查體中發現兩名黑人學生的血液中含鉛超標,建議市政府安排公共衛生局調查。受市長之托,我和衛生局調查人員到現場處理。讓我驚奇的是,衛生局長一到現場,就親自操作儀器,取小樣,詢問所吃食品,抽取各個角落的空氣進行化驗,一會兒進廚房,一會兒鑽床底。檢測結果是,房主用了不合格的油漆瀰漫所致。局長要求店主在本週內將兩家人遷至安全住所,並說:「半年後衛生局將派人再次檢測,達標後才允許搬回。若對決定不服,你可以到地方法院投訴。」
市長向我介紹了市政府官員的選用情況:「我們對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有嚴格的任職資格規定,特別是業務技能方面。」如市衛生局由7人組成,至少兩位成員必須是醫學博士,而且有5年從事公共衛生或臨床醫療的經歷。市議會規定,衛生局長必須是註冊醫生或擁有公共衛生碩士學位,並有60小時公共衛生管理的訓練記錄。
在紐海文市政大樓裡,我每天都看到市長自己開著私家車上班,然後封存在指定位置,上班後辦理公務一律換用公車,下班時又開著私車回家。市長說:公私分明,這是對政府官員起碼的要求,否則納稅人是不答應的。
美國的官員開會並不少。當「市長助理」第二天,我隨市長一同活動,一天時間幾乎都在各式各樣的會議中度過。但感覺他們的會議簡樸高效。在一次市長辦公會上,市長拿出一個沙漏,向與會者宣布:「每人發言不得超過8分鐘!」
萬聖節是美國人裝神弄鬼的特大節日(鬼節)。這天,紐海文市舉行慶祝遊行,在狂歡的人流中,可以看到戴著面具的市政府官員們。市長身著戲裝走在最前面。
幾個月裡,我發現市長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學校和醫院,有些很小的會市長都參加,如肺病防治的會,這樣的會對國內市長來說常常是「不重要的」。
紐海文市只有12.4萬人,年財政收入卻高達3億多美元。據市長介紹,從財政支出結構上可以看出政府職能的影子。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等各級財政支出中,最大的開支是社會保障支出(接近60%),其次是教育支出,第三是利息支出,第四是公共福利支出。對一般公民,美國的國家概念最突出的一是納稅,二就是享受國家和社會給予的各種保障和福利。政府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在美國,中央主要靠財政轉移支付控制地方。在紐海文市,聯邦每年給予的財政轉移支付有3億美元,相當於全市財政收入的水平,這些錢主要用於公益事業,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投入。
在紐海文市學習期間,我發現美國之所以能投入大量財政資金用於社會保障、公共福利支出,除了經濟實力強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政府層級較少、機構輕靈。美國政府層級一般只有聯邦、州、市3級。其餘大都是行業或區域協會自律組織。上世紀20年代以前,美國曾普通存在相當於我國地市一級的政府組織,之後逐漸被類似「聯合法」、「論壇」等非官方組織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