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翟所言不無道理。然而他採取的是不分青紅皂白一棍子打死的態度,矯枉過正,從"萬善孝為先"變成了"萬惡孝為先",犯了片面、偏激、簡單化的毛病。傳統文化和造德,假醜分真美同在、正善與邪惡共處、糟粕與精華並存,孝的觀念也具有兩面性。
《禮記》:"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父母存,不許友以死;不有私財。""父之仇,弗與共戴天。(按:還能問是非嗎?)""父母之喪,三年不從政。"、"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唯'。……寒不敢襲,痒不敢搔。……";《論語-裡仁》:"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大學》:"孝者,所以事君也"。
以上"經典"中談及孝時,強調無條件服從父母;漢代把孝納入"三綱"之中,父為子綱,父尊子卑;歷代專制統治者更是別有用心地把孝誇大為真理一類的準則,把孝道跟忠君思想結合起來,使"孝"極端化、政治化、虛偽化、荒唐化、非人化、負面化,使"孝"苟合了尊卑觀念,沾染了奴性色彩,成為維護君主專制、制錮扭曲人性的工具。這是孝觀念中不合情理、違反人性的一面。
然而孝道也有其合乎情理和人性的美好的一面。篆體的孝字,上面是個彎腰弓背白髮飄蕭手拄枴杖的老人,下面是個小孩,向上伸出雙手托著老人。古書中對"孝"的解釋,也有正常的人性的一面,如《尚書-堯典》:"克諧以孝",《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新書-道術》:"子愛利親謂之孝",《爾雅-釋訓》:"善父母為孝",《禮記-祭養》:"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次能養",《詩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父母一生辛勞,將子女撫育成人,子女有責任和義務尊重、關愛、贍養父母。
因此,我在《請胡哥跪下!》指出:孝是傳統道德中根本性的道德,是一種沿襲已久的人類共同的行為準則,它是人的本性,也是一種權利和義務。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孝道是從帝王到庶人都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在封建專制統治下,傳統道德模式受到別有用心的扭曲和利用,產生了許多負面作用,成為桎梏人性束縛人民的工具。但傳統道德並非是專制統治者的專利,其中一些道德富有永恆的魅力,一些內容值得加以借鑒和改造。孫中山就主張對舊道德賦予新的內涵,作出新的闡釋。
孝有廣狹二義,狹義的孝,是子女尊敬、贍養父母,從衣食住行娛各方面照料老人,盡子女應盡的義務。而更深層意義上的廣義的孝,對象不僅指父父,還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及所有親屬長輩。孝的內容不僅指家庭生活,還應包括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實現人生價值。
遺憾的是,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把傳統文化不論美醜善惡一鍋端了。我黨更是變本加厲,雙手齊下,一邊批儒批孔,一邊宣揚大義滅親的革命精神,以革命、正義的堂皇名義,摧殘人性,掃滅親情,把人變成了野獸和魔鬼。而可悲的是,一些異議份子民主鬥志也在奄奄一息的"傳統"身上再踩上一隻腳。
道德淪喪,於今為烈。不尊敬長輩、不盡贍養義務、打罵虐待父母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嚴重社會問題。有關子女虐待父母乃至弒父弒母的事例層出不窮,報章雜誌時有報導。人不如獸啊。重提孝道,有一定的合理性現實性和必要性。
當然,我所說的重揚孝道,是弘揚一種建立在人權、平等和人性、親情基礎上的孝道,是經過民主、平等觀念觀照梳理的合情合理合人性的現代孝道。不僅孝的觀念,包括忠節義仁義禮智信等觀念和一切傳統的東西,都應在民主自由理念的指導下進行一番去粗存精、汰劣存優的工作,批判地繼承其中具有普遍恆久意義的優秀成分,使之重新煥發新的光彩。
寫此短文,與老翟商榷,同時也是勸世和自勉。
2003、8、13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