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至1983年8月,傅志義被解放軍總醫院派到小平同志身邊擔任保健醫生。當時,改革開放起步階段,正是百業待舉,百廢待興。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運籌帷幄、舉重若輕的偉人風範,給傅志義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
2月19日,在鄧小平逝世5週年前夕,傅志義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並深情地回憶起小平同志的風采……
沉默是金
小平同志在中國政壇上曾三起三落,歷經磨難。多年的政治生涯,使他養成了少言寡語、以柔克剛的性格。每天,他大多在8時左右醒來,按響電鈴,值班護士進去給他測量血壓。洗漱後,就在書房兼辦公室裡吃根油條、喝杯牛奶。接著,便開始批閱文件,一般在10時前後就會將秘書們送來的各種重要文件處理完畢,然後去看看自己的外孫女羊羊(鄧榕的女兒),與年僅二三歲的羊羊說上幾句話。之後,如有會議或外事活動,便乘車外出;否則,就坐在沙發上讀書看報……晚飯時,全家人聚在一起,四世同堂,要坐兩桌子,子女們邊吃飯邊聊天,把外面的信息帶回來,小平同志只是默默地吃飯,從不發表意見。傅志義在他身邊工作時,難得看見他與工作人員、子女們說上幾句話。
語驚四座
會見外賓,是小平同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會見剛開始,一般都允許傅志義等工作人員和記者在場。傅志義剛調到鄧辦不久,記得是1980年8月21日和23日,義大利女記者法拉奇就國際關注的一些敏感問題到中國採訪。法拉奇有備而來,提出一連串的棘手問題,而小平同志則從容不迫,有問必答,特別是對她精心設置的「提問陷阱」,小平同志都巧妙地作了精彩的回答。此事在國際上受到好評。兩年後的9月30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訪華時,對小平同志說:「我看到你與法拉奇的談話,你是唯一同法拉奇談話取勝於她的人。」
據傅志義觀察,小平同志會見外賓前一般不看什麼資料,而是該幹什麼幹什麼,有時甚至還翻翻武俠小說。每次會見,大都安排在上午10時以後。到時間了,工作人員進門提醒一下,他放下手中的書報,換上衣服梳梳頭,便驅車前往會見地點。有時提前一個小時,去北京飯店理理髮,吹吹風,再見客人。他的時間觀念很強,一般都是準時出現在會見廳。在傅志義的記憶中,唯一例外的是利比亞總統卡扎菲來訪,會見時間已過了,卡扎菲還沒到。工作人員心裏很焦急,而小平同志卻安之若泰,靜靜地等待著。十多分鐘後,卡扎菲的車隊才停在人民大會堂前,車門打開,先是兩隊武裝整齊的女衛兵衝了出來,站成兩排,然後卡扎菲才下車。對此,小平同志微微一笑,表示理解。
「盡量少工作」
過去,一些回憶文章常常用「通霄達旦、日理萬機」等字眼來形容領袖們的工作狀態。而傅志義在小平同志身邊工作時,卻發現他是個善於處理工作與休息關係的偉人。
小平同志曾對外國朋友講過:「我的工作方法是盡量少工作。」美國記者華萊士採訪小平同志時,曾問他每天工作多長時間,他伸出兩個手指頭,不無幽默地答道:「兩小時。」華萊士聽後,頗為吃驚。作為他的保健醫生,傅志義計算過,如果扣除會見外賓、開會及外出視察,他每天坐在辦公桌前的時間基本上是8時至10時,工作也就是兩個小時。
實際上,他的工作時間遠不止坐在辦公桌前這部分。據統計,傅志義在鄧辦三年中,他先後會見外賓180次,接受外國記者採訪7次,參加各種重要會議61次,與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會見黨外朋友21次。此外,還有10次離京到全國各地視察等。
每天散步 18圈
小平同志一生喜歡運動,晚年堅持散步。每天上午,只要不外出,他總要抽出十幾分鐘,在自家的院子裡來回走走,伸伸臂踢踢腿,活動活動筋骨。雨雪天走不出去,他就在走廊裡來回走動。小平同志散步的習慣是1959年腿骨折以後,在醫生的指導下為鍛練恢復腿部的功能養成的。他每天堅持散步,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而且散步時一聲不吭。小平家的院子最大外緣約為140米,每天固定要走18圈。他散步時不說話,目不斜視,不用別人提醒,絕對一圈不多,一圈不少。
生性愛水
小平同誌喜愛游泳,不愛在游泳池裡游,而是愛在大海裡暢遊。夏季,到秦皇島、大連等海濱城市療養、視察時,他幾乎天天下海,並喜歡頂著風,迎著浪,鑽進水裡,勇往直前,游向大海深處。泳時採用蛙泳形式,頭從來不潛入水中,一個姿式游下去,一遊就是一個多小時。天氣不好時,他要下海,工作人員和子女們從安全形度進行勸阻,他會笑著說:「你們不懂,雨天游泳才舒服,水裡是暖和的。」為掌握時間,他游泳時,岸上有人專門盯著表,時間一到,就搖小紅旗通知大家往回游。有一次,游到半截天降大雨,岸上馬上搖起小紅旗。小平同志說:「他們搖早了,還不到時候。」說罷,又繼續往前游去。
年輕的時候,小平同志為鍛練身體和意志,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浴。年齡大後,冷水浴不能洗了,但洗澡習慣一直保持著,無論在家,還是外出,都習慣於星期六午休後洗一個熱水澡,洗澡水中要加一小盆豆漿,這樣對老年人乾燥的皮膚可以起到較好的護理作用。
唯一「補品」
小平同志生於1904年。1980年8月,傅志義去他身邊擔任保健醫生時,他已是76歲的老人了。令傅志義奇怪的是,儘管他年事已高,又歷經戰亂、歷經坎坷,身體卻非常硬朗,平時很少用藥,更沒有什麼補品,唯一算作「補品」的,是每天吃上幾粒從國外進口的維生素。
生活有規律是小平同志長壽的又一法寶。他家是到點就開飯,中午12時整,晚上6時30分,幾十年不變,而且不隨季節改變。他吃飯不挑食,廚師做什麼,就吃什麼。他最愛吃四川家鄉風味菜餚:回鍋肉、粉蒸肉、扣肉……特別愛吃大肥肉,自家制的霉豆腐、醃胡蘿蔔絲等看家小菜桌上常年不斷。他家有個規矩,剩菜剩飯不許倒掉,而是做成燴菜、燴飯,下頓接著吃。小平同志曾幽默地說:「不會吃剩飯的是傻瓜。」每餐飯前都要喝兩小杯茅台酒,這算是他的一點特殊享受。
體貼部下
在北京期間,小平同志與家人一起用餐,工作人員則有自己的小食堂。外出視察人比較少時,工作人員也曾與他同桌就過餐。一次,他見傅志義吃菜少,就親自挾了個雞大腿放在其碗裡,說:「年輕人,多吃點嘛。身體強壯,好幹工作。」
1981年4月15日,傅志義第一次隨小平同志到外地,在瀋陽住在北陵國賓館,他老人家要在這裡會見朝鮮勞動黨領袖金日成。按照醫療組工作安排,護士每天早晚要給小平同志各測量一次血壓,保健醫生每週親自測量一次。當大家住下後,傅志義發現其臥室距小平同志的臥室較遠,從北京帶來的電鈴線夠不著,晚上如有事無法發信號。如找當地負責人幫助解決,因時間已經很晚,又怕為了一截電線興師動眾,最後決定讓傅志義睡在小平同志臥室客廳的地毯上。這一夜,傅志義睡在與小平同志相隔僅有幾米遠的地方,老是擔心睡得太實,怕有事聽不到誤事,於是傅志義一夜未能入眠,天將亮時,才迷迷糊糊入睡。清晨,小平同志輕輕起床,到外面散步去了。他雖然什麼話也沒說,傅志義卻極大地感受到了小平同志的體貼之情。
不恥下問
雖然小平同志知識淵博,但他並不滿足,對不知道的事物保持著濃厚興趣。有一次,傅志義陪他外出散步。他突然走到路邊一叢盛開潔白小花的灌木前,仔細端詳著問:「這叫什麼樹啊?」看得出,小平同志非常喜愛這種小花。可傅志義平時對樹木研究較少,無法回答,顯得非常尷尬,小平同志卻微笑著為其解圍,說:「看來,我們都不曉得這樹叫什麼。」此事,傅志義一直記在心上。1997年5月,傅志義在上海動物園終於又看到這種樹,便去找園林管理人員請教,終於弄清楚此樹屬薔薇科灌木,名叫「噴雪」,國內很少見。遺憾的是小平同志已經逝世,傅志義再也無法告訴他這個答案。
長江日報